
“花式”办公考验工会干部“十八般武艺”
该区域包含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居家办公、移动办公、异地办公等新型办公方式兴起,为企业和职工增添了多样选择,也让传统工会工作模式面临全新挑战——线下沟通机会减少、工会活动组织难度加大、劳动者权益保障复杂化等成为值得思考的新课题。当办公场所从固定的格子间变成虚实交织的空间,劳动者权益保障网络该如何升级,考验着工会干部的“十八般武艺”。
格子间“消失”
工会如何重构归属感?
新型办公方式席卷而来,“格子间”被屏幕取代,看似灵活的模式背后,隐藏着诸多工会工作上的难题。首先,就是职工因缺乏面对面互动易产生疏离感。
“有些技术人员因长时间居家办公,缺少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往往容易情绪郁闷,不利于开展工作。” 参数技术(上海)软件有限公司是一家高科技外资企业,企业管理相对宽松,部分员工可选择居家办公。工会主席朱赛娟表示,这些管理制度为员工创造了更为自由的工作空间,但也滋生出一些负面影响。
朱赛娟将工会活动作为提升团队凝聚力的突破口。“我们每月推出定制化活动,就像给员工发送‘社交请柬’。”公司工会的活动日历满满当当:从“女职工幸福一小时”蛋糕裱花DIY、宜兴三日山野徒步行,到射箭体验、职工运动嘉年华……这些精心设计的线下活动,让参数技术的工会入会率达到100%。
在新型办公方式较为集中的企业,工会活动成为构建职工归属感的重要途径。外资企业科思创采取开放、灵活、共享的办公室模式,没有私人办公室、没有固定工位,已经执行6年多了。
同时,公司也有灵活办公、居家办公等政策。科思创工会主席项青介绍,企业30个活跃的工会俱乐部中既有瑜伽、舞蹈、太极、跑步等“大众俱乐部”,又有滑雪、龙舟、桌球、飞盘、宠物等“小众俱乐部”。公司工会还定制开发了“员工健康福祉”和“电子礼品商店”等手机APP应用。
异地办公之下
工会关爱如何温度不减?
如何让身处天南海北的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感受来自工会组织的关爱与温情?不少受访工会干部谈到,异地办公员工可能面临属地福利无法享受的问题,需工会探索跨区域福利共享机制。
在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职工小家”建设实现了全国各分公司、办事处的全覆盖,成为异地职工关爱举措的组成部分。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胡佳音介绍,该公司1228名员工中有近1000名员工在全国各地工作。除了“职工小家”基础设施外,工会根据不同分公司、办事处的需求,配备豆浆机或咖啡机、食品饮料、各类行业杂志等。
在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顾伟伦看来,沪外“职工小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想保持生命力需要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公司工会为此制定了五年建设规划。与此同时,工会面向各地维保条线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各分公司工会针对所有维保站定期走访,与职工面对面交流。
在开利空调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职工小家”不仅是职工工作之余的温馨港湾,也是企业民主管理重要的组成部分。各地“职工小家”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凝聚员工,如“员工生日会”“节日下午茶”“销售加油站”等。
今年初,上海市总工会发布《上海工会关爱外派职工“七个一”行动计划》,号召各级工会为外派职工营造一个舒适环境、建立一套保障机制、开通一条联络渠道、开展一次走访慰问、畅通一条发展通道、铸造一面坚强后盾、成立一个关爱联盟,从宿舍环境、饮食文化、劳动经济权益、表达诉求渠道、职业发展通道、服务热线等方面入手,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混合办公未来可期
工会创新的“破”与“立”
如今,混合办公逐渐成为全球主流工作模式之一,在国内也不断升温。智联招聘调研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41%的受访企业实施了混合办公制度,其中16%正在试行阶段,16.3%已将混合办公确定为长期制度。据悉,过半实施混合办公的企业表示,混合办公可使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39.9%、员工满意度提高35.3%、工作业绩增加29.4%、员工离职率下降24.8%等效果也受到企业认可。
新型办公模式快速增长之下,则是工会组织覆盖难、服务触达难、权益保障难的多重挑战。面对挑战,上海工会在数字化转型中寻找破题之道。
比如,近年来,市总工会依托数字化技术,对工会服务新阵地建设不断发力,打造“扫码入会”模式。创新会籍动态转移方式,简化职工网上入会流程;网上职代会的实践,打破了时空限制,解决了“不在场”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凝聚智慧的难题。
与此同时,工会干部也在不断提升“武力值”,应对类似新型用工方式带来的居家办公受伤算不算工伤、混合办公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如何区分、年休假如何安排等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
■劳动报记者 李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