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那些人|徐房房屋维急修中心战高温纪实
发布时间:2025-07-03

该区域包括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上海的夏天今年来得格外早,连日高温让申城进入“烧烤”模式。然而,奔波在大街小巷的“骑行侠”没有停下脚步,高铁旁的卸污工人加快了速度,焊接工切割的火花在阳光下更加耀眼,环卫工人仍在散发着恶臭的垃圾站旁忙碌……劳动报推出“夏天的那些人”系列报道,记录我们身边用汗水守护城市的平凡英雄。 ——编者



在小区路面维修的现场,记者带去的温度计显示气温为37摄氏度。■摄影 展翔



  7月1日,上海迎来今年第10个高温日。早上8点半,徐房房屋维急修中心团队准点开工:持电镐击碎路面,握铁锹深挖碎石,用铲子装袋运输……夏季,总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施工现场,暑热难耐。“一夏一冬,天气越差,我们越忙。”维修队长万鹏举在中心干了快20年,对每个季节对应的维修高峰了如指掌,“夏天主攻防汛防台,前段时间上海暴雨,老小区低洼路面易积水,我们今天这单就是给小区的低洼路面加装雨水井,为后续防汛做准备。”

  引流排水是物业维修的传统项目,刚入行时,万鹏举就跟“加装雨水井”打过不少交道,多年来,维修工具迭代升级,工序流程优化完善,但核心维修方法依然是传统的工序——钻地、清理、排管、安装。

  电镐的轰鸣声时刻不停,现场4名师傅的工作服都湿透了,紧紧贴在身上,“干这么多年,早习惯了,谈不上辛苦。”入夏以来,徐房房屋维急修中心日接单量激增至50多单。身上的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这对万鹏举与工友来说司空见惯,他坦言,“最难熬的是高温天刚开始那阵,我们天天在外面跑,等持续高温了,身体反而适应了。” 

  老师傅龙三新掏出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明年1月他就将退休了。2009年,他从湖南老家来到上海,应聘成为中心的维修师傅,一直工作到今。万鹏举说,徐房房屋维急修中心成立27年,如今到了新老交替的时刻,为及时补充新鲜人才,今年新招的几名年轻职工都已拜在老师傅名下学习。

  维急修中心位于徐汇区康健街道的一个老小区,多年来,维修师傅对小区的角角落落都很熟悉。他们与这些老旧小区共同经历了美丽家园改造、翻新外立面、加装电梯等小区大事,也对哪里需要修缮了然于心。“这两年夏天台风的时候,我们紧急拆了十几个雨棚,今年台风季,这就是我们检查的重点。”万鹏举说。

  近期的抢修工作日日“爆单”,但对比往年,也有变化。万鹏举回忆,过去夏季用电高峰时候,居民家里电器跳电是家常便饭,但这些年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跳电逐渐“跳”出抢修单排行榜,“防汛防台变成了工作的核心,我们师傅在几个小区做得多了,也清楚堵点、疏点在哪里,一旦有预警,我们就会提前布防。”

  这段时间,维急修中心还忙着新业务——适老化改造。“今天估计能把管道都铺好、雨水井做好,路面基本恢复。”万鹏举表示,忙好了手头的活,回去还要钻研适老化改造的事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心突破传统物业服务边界,开启适老化改造业务。“都是安装的老本行,技术上不难。”

  户外施工,酷暑难挡,维修工人们自有妙招——擦汗毛巾、公司工会发的盐汽水等常备。“上周工会刚发了一箱盐汽水,防暑降温用品上我们从来不担心。”万鹏举说道。


  ■劳动报记者 梁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