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区域包括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推动上海工会工作取得新成效
——市总工会十五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工作报告解读
7月25日召开的市总工会十五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部署上海工会下半年工作任务,明确下半年上海工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决策部署和全总工作要求,聚焦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牢牢把握深化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使命任务,进一步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当好主力军、建功新征程
——增强为国担当的使命感。组织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为国担当、勇为尖兵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做强“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持续举办“上海职工直播课”“青年职工理论学习分享会”,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劳模工匠宣讲团、各类工会宣传阵地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营造建功立业浓厚氛围。以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重点,开展“五个中心”建设等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聚焦抢占前沿领域科技制高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重点领域,组织动员企业和职工广泛参与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围绕三大先导产业和重点行业,举办长三角“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竞赛、市数字经济专项赛等竞赛活动。
——激发职工创新创造热情。精心组织参加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办好上海工匠人才创新成果展示和交流。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动员职工参与合理化建议征集、疑难问题揭榜攻关、先进操作法总结推广以及“五小”活动等。以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评选为平台,深入挖掘上海重点产业、新兴领域企业职工创新成果。命名新一批上海市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跨区域、跨行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联盟。推动“劳模工匠助企行”走深走实。
——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的目标任务,结合上海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部署要求,会同相关委办局完善上海深化产改工作重点,聚焦进一步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健全职业发展体系、维护劳动经济权益等方面,推进45项具体措施,落实20条年度重点任务。实施求学圆梦行动,会同市教委等部门,助力更多产业工人实现学历与技能双提升。进一步健全工匠人才培养体系,配合全总做好“大国工匠”选育工作,完成“十年千名上海工匠计划”,研究制定新一轮上海工匠人才培育方案。强化大国工匠、长三角大工匠、上海工匠、各区局(产业)工匠阶梯培养模式。
牢牢把握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全覆盖工作要求,进一步夯实工会基层基础
——构建全域覆盖组织体系。坚持党建带工建,实施新兴领域工会组织体系全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实现街镇工会组织体系进一步合理布局和全域覆盖。推动平台企业的分支机构、合作企业建立工会,完成全年新发展10万名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群体工会会员的目标。加快推进市级新就业群体行业工会建设,为开展行业集体协商、职工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打牢基础。深化重点企业清单制建会,努力实现在沪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互联网百强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建会全覆盖。制定《上海市基层工会经费支出管理问题解答》。
——融入“多格合一”治理创新。推进工会服务阵地与综合网格党群服务阵地融合,在服务资源、服务力量等方面形成特色鲜明、互为补充的工作格局。实施工会阵地焕新行动,优化整合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工会驿站)、职工法律援助站、健康服务点、职工健身驿站、职工书屋、爱心妈咪小屋等服务阵地,年底前实现融合型服务阵地达到3000家的目标。
——加强国企工会规范化建设。推动市属、区属国有企业依法依规依章程落实工会工作机构设置。推动总部在沪央企完善集团工会组织架构。与总部不在沪的央企二级机构积极沟通,推进在沪工会规范化建设。指导产业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合作的劳务派遣单位和外包单位依法组建工会。
——合力加强工会数智化建设。完善上海数字工会建设规划,持续优化工会组织库、会员库。配合全总完成“就业帮扶云”二期升级工作。推进全总“职工之家”APP与市总网上服务的融合融通,将更多便民惠民应用接入地方矩阵板块。加大全总“职工之家”APP推广力度,指导推动劳模工匠及其创新工作室、工匠学院等入驻“职工之家”APP。
牢牢把握维权服务基本职责,进一步推动工会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新进展
——精准回应职工急难愁盼。完成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改善1000间生产一线职工工间休息室”。完成市总服务职工实事项目,组织350万名会员参加“工会会员专享基本保障”、实施5万名一线技术工人及职工疗休养、建设100个工会司机之家等。聚焦困难职工、女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做好送清凉、金秋助学、就业指导、困难帮扶、互助保障等工作。拓展“1+16+N”工会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就业精准服务,创新推进“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建设。持续开展对口援助地区合作交流。
——大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维权制度机制建设,推动本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机制建设立法。深化企业民主管理,指导各类“百强”企业普遍建立职代会制度,健全国有企业集团多级职代会,指导总部在沪平台企业召开年度全网职代会。完成饿了么、京东秒送、“三通一达”、极兔等头部平台企业算法和劳动规则全网协商,开展快递行业劳动基准、劳动定额研究。推进技能人才薪酬激励集体协商,制定操作指引。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安全啄木鸟”等活动。
——切实保障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全面贯彻“五个坚决”总体要求,持续关注有改革调整任务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外贸企业等,重点防范化解因裁员、降薪等引发的群体性纠纷。持续完善市、区、街镇、园区楼宇、企业五级工会组织信息直报网络,推动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巩固深化“工会+”多部门协同推进劳动争议化解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工会+社保+税务”劳动争议源头治理。实施“万家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指导服务”市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
——精心打造职工文化品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发挥上海红色工运资源宣传教育作用,用好上海劳动模范风采馆、上海工匠馆、上海工会发展历程展、上海总工会遗址展陈地等,引导广大职工赓续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举办“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劳模工匠进校园”,联合市教委共同开展“开学第一课”活动。开展第三届上海职工文化季、第二届职工健身“汇”、第27届上海读书节等活动,做好“公益乐学”免费课程项目,探索建设具有上海特色的“工会夜校”。
——全面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中心大局、服务广大职工群众。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深化模范机关创建,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持续建强工会干部队伍。落实中央和市委有关干部工作政策制度,用好机关系统优秀干部专项调研成果,出台市总工会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工作措施。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加强工会干部作风建设,继续开展“争当工会改革实干家、争做职工信赖娘家人”“我为职工办实事”等实践活动。启用工会学院新校区,充分发挥学院“主课堂”作用。用好蹲点调研联系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增强群众工作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