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区域包括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文汇报讯 (记者周渊)在上海街头打车,“接单”的可能是一辆没有驾驶员的出租车。随着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8月1日,小马智行与锦江出租合作推出的主驾无人出租车率先面向公众运营,起租价每3公里14元,运营时间为每周一到周五7时30分至21时30分。
在浦东金桥和花木地区,乘客通过小马智行App、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就能一键呼叫Robotaxi。行程中,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车速与普通车辆保持一致,在市区空旷道路上约为40公里/小时。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多摄像头的综合决策方案,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已具备类似“老司机”的预判能力,遇到狭窄道路、对向车辆或支路来车时,能提前预判并控制车速;当行人、非机动车从侧面经过时也会主动避让;转弯过程中,转向灯、方向盘互相配合转入最合适的车道后,车辆会根据实际行驶需要尽快完成变道等操作。价格方面,小马智行Robotaxi的费用与普通出租车持平,起步价3公里内14元,超过3公里的部分每公里2.7元。
无人驾驶出租车上路并能收费运营,标志着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迈入常态化、规模化的新阶段。据了解,此次发放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覆盖智能出租与智能货运两大业态共四款车型,是在《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立法支持下、多部门联合组织发放,无疑是智能驾驶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此之前,相关智能驾驶企业已在上海开展了长期、海量的运营测试。去年上海也曾发放一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规定无人驾驶出租车可以上路进行试点测试,但不能收取费用。从“示范应用”到“示范运营”,意味着企业可以在试点范围内提供主驾无人的出租车收费服务(部分车型副驾配备安全员),对智驾企业跑通商业模式尤为关键。
小马智行方面透露,目前,这一全无人驾驶出租车采用“点到点”的自动驾驶方式运营。在浦东金桥、花木地区开始常态化运营后,会根据用户需求动态调整增加上下车站点和车辆投放量。其他获牌企业也将在近期推出收费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运营服务。
百度方面表示,目前正在筹备阶段,预计最快两周将投入运营;上汽智己联合享道出行与赛可智能,将在年内启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至浦东国际机场的L4级Robotaxi专线试运行。上汽智己Robotaxi累计订单已超过30余万单、自动驾驶行程高达数百万公里。
市经济信息化委二级巡视员、汽车产业处处长韩大东近期接受采访时透露,上海将有序扩大自动驾驶的开放区域,争取在今年年内实现浦东新区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全域开放,同步推动奉贤、闵行等区域开放,包括虹桥枢纽等重点区域。
新近发布的《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上海将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载货超过80万TEU,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覆盖区域达2000平方公里;L2/L3功能新车占比超90%,L4实现量产。通过数据平台、训练基地、关键技术、制度政策多维协同,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
为加快建设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上海将推动500辆数据采集网约车落地运行,年内采集数据预计超过1000万个clips,并建立自动驾驶大模型评测体系,实现端到端智能驾驶模型的量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