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新年首场大型招聘会吸引超千家企业参加
发布时间:2025-02-15

该区域包括正文内容,按tab键遍历信息

文汇报记者 占悦

00后应届毕业生吴越一上午都泡在人工智能招聘专区,挨个向摊位上的招聘经理咨询并自荐。她学的是软件工程专业,“大厂、初创公司都愿意尝试,热爱是第一位的”。

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9部门联合举办的“乐业上海优+”行动——2025年上海市春季促进就业综合性大型招聘会昨天举行,招聘会聚焦“3+2”重点产业及广大就业群体需求,全市各区均设立分会场,以“1+15”市区联动方式举办,共有超过1000家企业参加,提供超2.6万个招聘岗位。其中,主会场上海体育馆共有500家参会单位,提供超1.4万个招聘岗位,一天下来共计收到简历1.3万份,达成初步意向4100人。

新技术创造新能力

DeepSeek的爆火,让人工智能行业又热闹了起来。在外企做了8年软件开发的刘垣,去年年底被裁员后一度有些迷茫。好在最近一段时间,许多人工智能企业释放新岗位,让她重燃信心。“技术发展太快了,不能一直吃老本,我得一直进步。”在人工智能专区,她慎重地投递了一些企业,还给自己定了目标:半年内找到新工作。

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首席人才官马悦一个上午就收到了近百份简历,他们期待从中找到合适的技术和算法类“精兵强将”。公司刚成立一年左右,旨在推进人工智能和大模型领域的技术发展。马悦介绍,此次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面对面”接洽人工智能关键人才,更看重人才的能力和经验,而非国籍或学历背景,对于AI大模型这一新兴领域,需要突破传统范式的人才。“希望候选人对技术有极致追求,敢于挑战技术高峰,善于团队协作。如果求职者有顶级实验室、竞赛获奖等非常扎实的背景,面试流程可能随之简化,直接由创始人或CEO进行沟通。”

招聘会主会场设立12个专区,在互动体验区,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应聘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就业服务和新兴行业就业机会。比如,AI模拟面试体验区高度还原真实面试场景,帮助应聘者积累面试经验,提升面试中的应变、表达、思维等能力。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对一些岗位产生替代效应,但同时也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岗位。我们鼓励劳动者学习新技术,提升自身能力,以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

“新”岗位提升新温度

家住徐汇区的宝妈董惠霖,在银行工作了10年,自从生小孩后,就在家专心带娃,平时当个不用去坐班的保险经纪人。当她听说家门口招聘会设置了不少“生育友好岗”后,她带着“二娃”一起来求职。 

去年年底,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生育友好岗”试点工作,支持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设置为“生育友好岗”,提供给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通过实行弹性工作制,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或远程办公、灵活休假、绩效考核等柔性管理方式,为劳动者兼顾工作和生育提供便利。

启动仪式上,12家企业代表获授“生育友好岗”用人单位。在主会场中,11家“生育友好岗”用人单位共提供350个岗位,包括工会管理、产品设计、网络主播、外语翻译等。这些岗位为有家庭照顾责任的应聘者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空间。

董惠霖便相中了上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的“工会管理”岗,她立刻投递了简历。孩子即将上幼儿园,她觉得自己得空“重返职场”,希望能找到一份时间灵活的稳定工作,“看到这些‘生育友好岗’还是挺开心的,可以实现自我价值”。

上海克来机电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柔性自动化装备与工业机器人系统应用供应商,企业拿出项目工程师和财务作为“生育友好岗”。招聘专员张静介绍,这两个岗位工作时间较为灵活,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规划工作进度。“签约时双方会明确好岗位内容,绩效考核也与普通岗位一样,岗位待遇不会发生变化。”

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已建立统一的“生育友好岗”用人单位名单,将70余家“生育友好岗”用人单位纳入本市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名单。“‘生育友好岗’,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周国良表示,希望更多企业发挥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灵活就业和弹性上班的岗位,不仅面向女性,也面向男性,展现上海的人文关怀。